支持创新产业园区管理体制,鼓励建设低碳、零碳产业园区,探索混合制共建园区模式,促进区域合作。
开马拉松式的长会,往往上面在作长篇报告,下面却在交头接耳呵欠不断。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
一般应在会前组成一个会务组,专门处理有关问题。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采访组:大家都说,杨善洲同志是农民书记,对此您怎么看?何亚春:有一次,善洲书记到团田公社调研,当时的书记到生产队做工作去了,团田公社在家两个人,一个是秘书邵应凡,另一个是县上农科所一位姓秦的工作人员,善洲书记背着一个大叶帽走进去问:你们书记在不在?姓秦的同志说:我们书记到坝子的田里去了,你找他做什么?那你帮我叫他回来。
二是这一次安排给他的住宿标准太高,太浪费。最后到了莫洛村生产队长王有旺家,王有旺家也受灾,房子上的瓦被震掉,厢房的柱子也倒了。我们回到大队吃了下午饭后,又到比较富裕的河头生产队调研。
县上已通知他们杨善洲同志要来调研,他们俩已经提前在大队等着我们。最后,杨善洲同志说:菜子地大队贫穷落后主要还是领导问题,关键是大队干部没有带领群众结合各生产队实际发展林业、畜牧业。看了后,杨善洲同志说:这个地方确实是龙陵比较贫穷落后的生产队。在您担任龙陵县副县长期间,曾经两次陪同杨善洲同志深入村寨和田间地头进行调研。
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李丛枝:杨善洲同志作为保山地委领导,到龙陵来指导工作,我跟他有过一些接触,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次。11月21日,我又陪同他到龙山尖山一带查看香果树资源。
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龙陵属于保山地区贫困县,1980年6月12日,杨善洲同志到龙陵调研,主要是研究解决贫困的问题。采访组:1980年6月25日,地委发文针对改变菜子地贫困落后情况作了具体要求,您是否还记得相关内容?李丛枝:具体的内容是记不清了,当时要求,一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贯彻农、林、牧结合的生产方针。于是,县委安排我陪同杨善洲同志下去调研。
采访对象:李丛枝,男,1931年5月出生于云南龙陵,1949年参加工作。他们在荒地上种苦荞时,又撒上楸木籽和果松籽,既收得苦荞又种得树,楸木树和果松树也长得比较好,所以这个队比其他生产队的情况要好,队干部的精神面貌也比酸心洼生产队的好。分五十斤包谷,也就五块钱。他的结论是:香果树是好东西,但看来在龙陵的发展前途也不是很大,一是集体要发展香果树种植花的成本太大,收益却很低。
我们到了后,有两位同志接待我们,一位是支部书记老寸,我已记不清他的名字了,还有一位文书叫苏三。杨善洲同志到龙陵县最贫困的菜子地大队调研,就是为了深入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出致贫原因,提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具体措施,解决贫困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龙陵县香叶树资源主要分布在龙川江沿岸,尤其赧等、勐柳、邦迈等地的老百姓喜欢用香叶树果来榨油,民间称之为臭油,也叫香果油,主要用于制肥皂、润滑油、油墨及医用栓剂原料。每次见到他都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戴着竹叶帽或鸭舌帽,脚上有时穿黄胶鞋,有时穿草鞋。
1981年11月,杨善洲同志从腾冲来到龙陵,他对我们说按照现在新的科学发展,这个香果(香叶树果)不只是可以榨油,还可以制肥皂、做药品,是个宝贝,可以好好发展这说明他重视历史、重视历史文物保护。您曾经在施甸县工作过,请问您和杨善洲同志有什么接触?李忠奇:我最初不认识善洲同志,是先认识他老家。1984年至1994年在腾冲县卫生局任书记、调研员。后来,地区拨款对清平洞进行了保护。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采访对象:李忠奇,1936年8月出生,云南牟定人。他退休以后,去大亮山办林场,确实是艰苦创业,把几万亩的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善洲书记这些事迹,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采访组:张艳丹 杨蓉 沈祥贵 丛丽英采访日期:2021年8月30日采访地点:腾冲市老干局会议室采访组:李忠奇同志,您好。善洲书记还喜欢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他下乡时,不到公社,直接就到生产队了解情况。
善洲同志家在施甸姚关公社陡坡大队大柳水生产队,为什么我记忆这么深呢?那时,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1980年,大年三十晚上姚关公社报告陡坡大队失火,我们去看灾情时经过大柳水生产队,同事就指着一户人家跟我说,那个房子就是杨善洲书记的家,我们没有进去,只是在边上看了看,杨善洲的老家比一般群众的家都破烂,有间房子还是草房,一个地委书记的老家那个时候还是草房,说明杨善洲是个忘小家为大家的人。还有一件事,施甸姚关公社的清平洞是明朝将领邓子龙抗缅戍边的落脚点,我向善洲书记做了汇报,说清平洞是历史遗迹,需要保护。
善洲书记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这个本色,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再一个就是从他的穿着你根本看不出是个地委书记,就像是一个普通农民,他戴的帽子,在施甸叫竹叶帽,农民才戴这种竹叶帽,只要下乡,他就离不开竹叶帽。1951年入伍,先后在十四师炮兵团,曾任战士、排长、连副指导员,1957年到在重庆炮校学习,1960年至1979年在西藏军区任连指导员、副营教导员、团副政治委员,1980年至1984年在施甸县任革委会副主任、副县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善洲书记就说:你写报告送上来
他说:弘扬围棋传统文化、传承永子传统技艺,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李国伟说,由于他们获得的补贴很少,一些非遗传承人不能安心工作,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
李国伟说,永子已成为保山的一张文化名片,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正围绕打造国际知名品牌而努力。代表委员履职录赴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之前,全国人大代表、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二级技师李国伟一遍遍修改着准备带到会上的建议,为开好会、履好职做足准备。
今年,我带到全国两会的另一个建议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待遇。2021年,李国伟参加了保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10余次视察和调研活动。
他深入基层调研后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在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是最基层的文化工作者。2021年是李国伟忙碌的一年,更是收获的一年,这一年永子制作技艺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李国伟认为,只有解决好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问题,提高他们的待遇,才能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专心传承非遗技艺。李国伟坚持一边收徒授艺一边走进校园讲授永子文化。
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李国伟说,这更增强了他传承永子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国宝永子将迎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机遇。责任编辑:钱秀英 编辑:段绍飞。
让永子走向世界,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助力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永子文化是一个很好的载体。